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
您當前所在位置:駐馬店廣視網>文旅> 正文

分 享 至 手 機

【地評線】河聲丨根在河南的豫劇何以唱響中國

時間:2024-12-12 11:01:46|來源:大河網|點擊量:1465

像一塊門板一樣,呂軍帥繃直身體,筆直后仰摔在舞臺上,“砰”的一聲,讓人看著都覺得痛。“這是戲曲里一個很有難度的程式動作‘僵尸’,也被稱作‘僵尸摔’,表現角色死去或昏厥,這個動作我練了近20年。”12月3日,記者見到了正在排練豫劇《打金磚》的呂軍帥,他扮演老生“劉秀”,這也是他塑造的最經典的角色之一。一次基層演出結束后,望著臺下熱情的鄉親們,呂軍帥告訴記者:“天南地北到處都有咱們豫劇的觀眾,我感覺越唱越有勁兒。”

【地評線】河聲丨根在河南的豫劇何以唱響中國

呂軍帥跟隨劇團下基層演出。李思豫 劉曉明 攝

看大戲,是老百姓最喜歡的娛樂方式。豫劇根在河南,但是已經在全國唱響。

豫劇名家李樹建去年10月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接連獻上的《程嬰救孤》《清風亭上》兩出豫劇經典,盛況空前、一票難求,豫韻飛揚,鄉愁相續,更讓文化交融余音繞梁、漸入佳境。河南豫劇院青年團曾多次到長春演出《穆桂英掛帥》《梵王宮》等作品,豫腔豫調豫滋味,天真可愛、純粹靈動、清風鋪面的表演樣式也贏得東北觀眾的由衷歡喜。

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成為傳播主渠道的情況下,那些敬業精業、深入山鄉的豫劇團隊和豫劇演員,可能因為一個精彩驚艷的感人瞬間,就能夠火遍全網,這樣的火是有真才實學、真材實料、真金不怕火煉的藝術之火,值得肯定和推廣。

豫劇為什么能夠唱響全國?老中青的傳幫帶是一個原因,藝術根基豐厚、藝術團隊強大、藝術創新密集,是一個原因。豫劇所借以成型的“河南話”本身具有普適通用、融通萬里的語言學特質,是一個原因。豫劇所立足的中原大地歷史豐厚、故事多多、文化博大,是一個原因。豫劇所深深打動每一個天南地北“河南人”的心,使得更多鄉情鄉思鄉愁得到釋解和接續,是一個原因。豫劇和現代表達、網絡傳播的結合度、融合度比較高,也是一個原因。

最為根本的,或者最具決定性的,是因為豫劇之中貫穿著中國作風、中國氣派、中國精神和中國特色。一戲相牽,情理交融,不管是《朝陽溝》《劉胡蘭》《焦裕祿》,還是《卷席筒》《穆桂英掛帥》《趙氏孤兒》,天下興亡、匹夫有責的擔當意識,精忠報國、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,崇德向善、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,孝悌忠信、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,一點點浸潤人心、支撐感知,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始終是主旋律、主基調。

唯其如此,豫劇本身始終具有深厚大眾化和人民性的天然屬性。即便沒有聽過豫劇的人們,大概也多多少少聽到過常香玉捐獻一架戰斗機,保衛我們國家的故事,那不是故事,是真事,那是名副其實的人民藝術家,也是豫劇和豫劇藝術家們的根與魂。從根本上,豫劇不是孤芳自賞的廟堂藝術,而是活在民間的大眾文藝。在火熱的生活里、滾燙的人世間,豫劇的生命力、創造力、感染力、服務力源源不斷、綿綿不絕。

于是,美麗中國如畫江山,豫劇始終在路上。在廣大鄉村大地,哪怕十分簡陋的舞臺之上,無論風霜雨雪、酷暑嚴寒,送戲下鄉到基層,到最需要一場好戲慰平生的基層群眾身邊去,只要大戲開啟,哪怕臺下只有寥寥幾個老人在看,就一定要一絲不茍地唱完,包括“貴步”“僵尸摔”“甩頭功”“椅子功”等獨門絕技、看家功夫,都不計成本、盡情展現,為的是來自大地之上、群眾之中最為質樸直接的歡笑之聲,豫劇的這種為了人民的藝術精神由此得到彰顯。根在河南,心有大我,足以唱響中國、走向世界。(大河網河聲評論員 張翼)
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hiddenladdercollective.com/showinfo-33-341239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

  • 責任編輯 / 李宗文

  • 審核 / 李俊杰 劉曉明
  • 終審 / 平筠
  • 上一篇:傳一段歷史 承一脈手藝——“燕京八絕”在河北廊坊綻放華彩
  • 下一篇:新場景、新技術、新體驗!各地花樣翻新,釋放文旅新動能
  •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|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|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|这里只有精品久久